一帶一路:棉花

棉花在國際貿易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工業革命和全球一體化,可說是由棉花開始。

人類種植棉花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這種灌木大約可長到1.5米高,花朵略呈淺黃,然後轉為紅色,花朵凋謝後就留下蒴果,也稱棉鈴。棉鈴成熟時會裂開,露出鬆軟的棉花。採摘棉花後,用軋棉機去掉種籽,棉花纖維就可進行加工和紡線。

英國在十八世紀逐漸掌握了紡織技術。隨著蒸氣機和各種動力機器的發明,新的織布方法將棉布的生產變成機械化,原棉的需求量也隨著上升。到了1793年,惠特尼發明了軋棉機。收集棉花的效率大大提高。

英國的耕地面積有限,氣候也並不十分適合棉花生長,英國棉花的供應追不上紡織業的產能,於是想到在海外大量種植棉花,運回英國進行紡織。最初是美國,後來是在印度,遠至非洲。

大量製造出來的商品需要買家。既然衣服是所有人都需要的物品,全球銷售網就開始建立起來,帶動了航運業、金融業、印刷業等服務。

時至今日,英國已不再是紡織工業的主要基地。不過種植、紡織、製衣、銷售等工作,仍然需要全球分工,令國際社會緊密心地連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