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考察:馬來西亞教育、 經濟、民生之現況探索
2018年3月28日至4月2日,愛達帶同學們到馬來西亞進行「一帶一路」考察。沿路看看華人先輩在東南亞的足跡,又看看今天大中華經濟圈的發展。這次活動得到公民教育委員會的贊助。
行程
學校網站連結
http://www.twghsksk.edu.hk/modules/ugm_page/index.php?msn=77&csn=22
到訪地點
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
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簡稱「董總」)成立於1954年8月22日,由國內各州華校董事聯合會或董教聯合會組成。
董總具有廣大的社會基礎,是華社維護和發展民族教育的壹個重要組織。由於執政當局不顧華社反對,漠視我國多元民族的社會現實,通過各種手段推行“一種語文,一個教育源流”單元主義教育政策,華校不但受到壓制,而且存在著隨時被變質甚至消失的危機。因此,維護和發展華文教育就成為華校董事會、董聯會/董教聯合會及董總的使命和任務。
董總以各州華校董事聯合會或董教聯合會選派代表五名組成之代表大會為總會最高權力機構。董總代表大會下設有常務委員會,以執行本總會議決之事項及處理本總會經常事務。此外,董總常務委員會之下設有行政部。隨著發展的需要,目前的董總行政部設有行政辦公室、會務與組織局、資料與檔案局、財務局、出版局、電腦局、考試局、技職教育局、教師教育局、課程局、人力資源局、學生事務局和產業管理與事務局。
資料來源: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 2012 Annual Report
蘇丹皇宮
蘇丹皇宮(Malacca Sultanate Palace),亦即馬六甲文化博物館,座落於聖保邏山山腳。結構建築與形式,是根據 15 世紀馬來紀年所描述的傳統形式建成,是一座仿造的木製馬來蘇丹皇宮。
在這座馬來皇宮內,展出了 1,350 多件展品,除介紹了馬六甲及蘇丹皇宮的歷史與文化外,也有來自馬來西亞不同地方的衣服、武器、石頭碑銘、樂器、藝術品及相片等。讓遊客從古到今,深入認識馬來文化,了解馬六甲的輝煌歷史。
資料來源:ULifestyle Travel
泰萊大學
泰萊大學創立於1969年,是馬來西亞歷史悠久及最傑出的私立大學學院,享有崇高的信譽。它擁有三十多年的卓越教學經驗,向以優良的學術傳統著稱。學院壹貫秉承的信念,就是為本區域提供最高素質的高等教育。泰萊學院每年錄取學生超過5000名。是馬來西亞歷史悠久及最傑出的私立大學,享有崇高的信譽。其著名的商科以及酒店管理專業在亞洲以及國際上享有盛譽,酒店管理專業目前在馬來西亞位居第一。
泰萊大學自1969創辦以來, 肩負著將我國青年培育成全方位、有競爭力、適應力強、對國家經濟發展及繁榮抱著全球化視野,以及能貢獻國家建設人才的重任。由泰萊大學及泰萊學院組成的泰萊集團, 如今已發展成馬來西亞最悠久、最成功和最負盛名的私立學府。泰萊所堅守不渝的任務,是透過教育將青年培育成為世界人才,和成為職場上的優秀領袖。迄今,逾 50,000 學生在泰萊學有所成,在各自領域發揮所長,成為社會的精英。泰萊所開辦的課程以澳洲、法國及英國聞名世界的夥伴大學之水準作為標準,同時也與這些頂尖名校密切合作開辦這些課程,以確保泰萊保持優越的教學素質。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布特拉清真寺
布特拉清真寺,俗稱玫瑰清真寺、粉紅清真寺、水上清真寺,是馬來西亞行政首都布城的壹所清真寺,位於布城湖旁。毗鄰布城首相署和布特拉廣場。 該清真寺於1997年動工興建,並在兩年後落成。該工程總耗資2億5千萬馬幣。清真寺的外墻為粉紅色,設有九個圓頂和壹座高116米的宣禮塔,可容納15,000人聚禮。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布城
布城是馬來西亞政府建立的新行政中心,通稱太子城。是一個採用智慧化城市設計概念建造的現代化城市,在一個環保、造景秀麗的湖泊和公園環境中,她充分展現了馬來西亞建築設計的精髓。也成為馬來西亞最佳旅遊景點。
布城 Putrajaya 於2001年2月1日成為馬來西亞的第三個聯邦直轄區。整個布城面積廣闊,山林起伏、宏偉壯觀,其中70%是青蔥地帶,紅花綠葉相映,環境清幽宜人。馬來西亞首相署和政府各部門都已遷入布城辦公,這裡也有住宅區、商業區、飯店、及設備齊全的會議場所。
資料來源:馬來西亞觀光局
鄭和文化館
為了紀念鄭和下西洋六百周年,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華人、華僑出資三千萬人民蔽,在馬六甲鄭和官倉遺址建壹個鄭和文化館。該文化館總面積八千平方米,共三個樓層,分鄭和在中國、鄭和在馬六甲、鄭和寶船三大部分,展出鄭和下西洋所帶的數百件瓷器、海產品、寶船模型等,還展示鄭和船員生活場景,在古老的中國館裏開設了茶館和鄭和紀念品中心。
資料來源:馬蜂窩
峇峇娘惹古迹博物馆
“海峽華人”又稱“峇峇娘惹”,是古代中國的貴族移民融入馬來文化而繁衍的後裔。從航海家鄭和遠涉重洋將第壹批中國人帶至馬六甲算起,這個族群已在本地演繹了 400 餘年的歷史。若干世紀以來,峇峇娘惹的人們逐步形成了馬來西亞西海岸特有、馬六甲獨壹無二的習俗和文化。
現在,馬六甲地區的峇峇娘惹人運營起了壹家私有博物館,用各種文物展示著他們獨特的傳統,以供大眾參觀。在博物館內,您將了解到這壹獨特文化的林林總總。
資料來源: 馬來西亞旅遊局
陳氏書院
創辦於1897年的陳氏書院是由四位華人先賢-陳秀蓮、陳春、陳在田和陳新喜所發起,書院本身於1908年建竣,位於茨廠街街尾,建築以廣州的陳氏書院為設計藍圖,融合家廟和宗祠的特色,牆沿屋瓦上的雕刻細節中包含了各種古代戲碼和華族神話人物的彩繪陶雕,極具藝術欣賞價值。
創辦於1897年的陳氏書院是由四位華人先賢-陳秀蓮、陳春、陳在田和陳新喜所發起,書院本身於1908年建竣,位於茨廠街街尾,建築以廣州的陳氏書院為設計藍圖,融合家廟和宗祠的特色,牆沿屋瓦上的雕刻細節中包含了各種古代戲碼和華族神話人物的彩繪陶雕,極具藝術欣賞價值。
該書院的正庭德星堂主龕位供奉太始祖舜帝重華公,始祖陳胡滿公及開漳聖王陳元光公等聖像,四周掛滿名人對聯,相較其他廟宇看來,仍保留濃厚的中國文化氣息,因此經常吸引不少遊客前來慘觀。
就古蹟文物工作者的角度來看,陳氏書院可以說是吉隆坡市區內迄今保存得最完整的壹座古蹟建築,是中國境外難得一見的古粵建築物,在吉隆坡開荒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因此被列為受保護建築。
目前,書院內有座自2003年開放的人文圖書館,以“為社會讀書,為文化墊底”為口號,推廣城中的閱讀風氣。2010年,書院也另外開辦樂府,創辦音樂課程,結合音樂賞析、研究、活動和教育,推廣音樂文化藝術活動。
資料來源:吉隆坡旅遊資訊網
吉隆坡表演藝術中心
吉隆坡表演藝術中心 簡稱KLpac (Kuala Lumpur Performing Arts Centre),啟用於2005年5月,這裏的綠意,這裏的寧靜,這裏的古典,讓妳忍不住在第一次來這裏的時候就會喜歡上它。但是這裏並不是處處允許拍攝,所以即使之後再訪也未有照片好分享。
KLPAC是許許多多藝術表演的場地,然而這地方風光的背後是一段段悠久的歷史。1800年代這裏是木器制品工廠和鋸木廠,到了1906由於吉隆坡經濟發展的需求而成為鐵道中心和貨倉,後來因二戰而被炸毀,二戰結束後這裏迅速重建為俱樂部,直到1900年被棄用。現在的KLpac縱然有現代化的建築風格,卻保留著舊建築的骨架和紅磚外墻,形成獨特的古代和現代的融合建築物。
吉隆坡表演藝術中心的口號是“藝術無類”,無論是什麽種族或是 國家的表演都在這裏大受歡迎。這裏的表演種類很多,有音樂劇、 歌劇、舞臺劇、話劇等,除了本地的藝術人員表演外,還會邀請其他國家的演員或劇團來此表演。一詞多是以英文為主,如果是其他語言的演出,會附有英文字幕。
資料來源:世界邦旅行網
布城首相署
布城首相署(馬來語:Bangunan Perdana Putra;英語:The Perdana Putra Building;也稱Office of the Prime Minister of Malaysia)是位於馬來西亞行政首都布城聯邦直轄區的一座融合西方、馬來、帕拉第奧、新古典與伊斯蘭風格的建築物,它也是馬來西亞首相以及馬來西亞副首相的辦事綜合建築物。
由於首都吉隆坡土地逐漸不足夠和擁擠,因此當時的首相馬哈蒂爾提議建立和發展布城,將所有的聯邦行政機構從吉隆坡搬遷和聚集至布城,並將布城列為行政首都。
布城首相署於1997年開始施工和動土,並於1999年初完成。1999年4月,吉隆坡首相署辦公室正式從吉隆坡搬遷至這座位於布城的布城首相署。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茨廠街
茨廠街是一個坐落在馬來西亞吉隆坡的唐人街。它以售賣手表、衣服和首飾聞名,亦有地道小吃。除此之外,它也是國內、國外遊客必到的觀光點。
茨廠街一帶有很多出名的餐館和小販中心,售賣本地出名的福建炒面,燒魚,肋沙及咖喱面。小販們多以華人為主,其他種族包括印度人,馬來人和孟加拉人。
原來的唐人街主要以市為中心,敦李孝式路之所以越來越受歡迎是因為地勢較高,不容易遇到水患。大部分較富裕和更華麗的店屋都建立在敦陳禎祿路以北的地方,更靠近市中心。 吉隆坡是上世紀最先被開發的城市之一,因此聚集了很多刻苦耐勞的人民。他們大部分是廣府人和客家人。他們來到這裏做起錫米的貿易,或者是在錫礦工作。並且由一個甲必丹領導。最出名的甲必丹,就是客家人葉亞。來往吉隆坡唐人街茨廠街的交通通常堵塞。
1870年,馬來西亞華人內鬥爆發,分裂成廣府人的義興公司和客家人的海山公司兩派私會黨。英國人只好介入幫助結束沖突,但許多建築物受到了嚴重的受損或被燒毀。 雪蘭我內戰時,錫礦被遺棄。戰爭過後,礦工返回後發現到礦產被洪水淹沒,因此無法工作。葉亞來說服礦工和苦力們留在吉隆坡,和周邊地區馬來人以種植水稻和其他園藝產品為生。他在茨廠街開了一家茨粉工廠,茨廠街也因此而得名。
資料來源:世界邦旅行網
獨立廣場
1957 年 8 月 31 日的午夜,英國國旗在這個具歷史性意義的地方,最後一次被徐徐降下。獨立廣場,位於皇家雪蘭莪俱樂部旁的一片草坪,每一年的8月31日,馬來西亞公民皆會齊聚在此,共同慶祝國家的獨立。這裡的前身是雪蘭莪俱樂部操場,一向來是作為板球賽、鉤球賽及橄欖球賽的賽場。
後來到了90年代中期,整個地方被重建,以容納一個地下停車場、購物及餐館的商場,操場則繼續獲得保留。如今,偶爾這裡還會有舉行板球比賽。在獨立廣場的南端,有一個全世界最高的旗竿,上面飄著國旗,其基地則是一座小型花園。馬來西亞武裝部隊樂隊及皇家馬來西亞警察樂隊,輪流在每個月的第三個星期六,下午5點至6點,在此演出。
資料來源:馬來西亞觀光局
馬來西亞國家博物館
馬來西亞國家博物館,位於吉隆坡西郊,湖濱公園南口東側,是馬來西亞主要的博物館。1963年馬來西亞獨立建國紀念日正式開放,該館是一幢兩層的“米南加保”風格的古典式馬來建築。外形宏偉,堂皇的入口處兩側墻上嵌飾著兩幅描繪馬來西亞文化歷史的義大利玻璃鑲嵌馬賽克巨型壁畫,畫長35.1米,高6米,刻畫細膩,描繪逼真。 左墻壁畫描繪著馬來西亞各種手工藝品制造的全面情況,右墻壁畫描繪從12世紀北馬的興都教(印度教)和佛教時代起到1957年馬來西亞獨立的各個歷史重要場面。
進入博物館,中間是大廳,兩側為4個展覽室,展出馬來西亞歷史和經濟史料、馬來風俗民情、當地持有的熱帶植物和動物模型等。展品中有16世紀在柔佛拉瑪地方發掘出的中國瓷器和15世紀專門為伊斯蘭教徒制作的明瓷。還有馬來西亞皮影戲與各國皮影戲的資料。在馬六甲州展品內,有敘述明代航海家鄭和訪問馬六甲的文獻復制品。
有關的設施包括一個資源保護實驗室,一個宏大的圖書室,擁有6500種不同類別書籍,乃為考古學、人類學、自然歷史學及其他有關領域的研究人員、學生及愛好者而設的。另外還有一個相片資料室,收藏著博物館內各種題材的幻燈片及底片。
最值得一看的還是蠟像館,在這裡有馬來西亞華人、印度人、馬來人的各種生活習俗的介紹,想要深入瞭馬來西亞這個國家的精神,非得弄清楚這三個民族之間的互動不可。
此外,博物館經常都會舉辦不同主題的展覽會。而建築物的露天範圍還有靜態展品,包括舊式火車頭、老爺車及一座仿古馬來宮殿。
資料來源:Traveling
雙峰塔
雙峰塔,別稱佩重納斯大廈、國家石油大廈、國油雙塔、雙子塔及雙子星塔等,是兩棟位於馬來西亞吉隆坡市中心的摩天大樓,也是馬來西亞第二高的摩天大樓,該建築也曾經是世界和馬來西亞國內最高的摩天大樓,直到2003年10月17日被位於臺北市的臺北101超越,但仍是目前世界最高的雙棟大樓,也是世界第八高的大樓。雙峰塔樓高452米,共地上88層,由美國建築設計師西薩·佩裏所設計的大樓表面大量使用了不銹鋼與玻璃等材質。雙峰塔與鄰近的吉隆坡塔同為吉隆坡的知名地標及象征。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近年來,一股伊斯蘭藝術品熱悄然升起。 鑒于此,馬來西亞于 1998 年 12 月建造了東南亞最大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博物館占地面積 30,000 平米,位于枝繁葉茂的吉隆坡湖濱植物園中。
伊斯蘭藝術博物館藏有七千余件藝術珍品,並設有一間伊斯蘭文化古籍藏書室。
展示的藝術品小到細粒珠寶,大到全球最大的麥加聖寺(位于麥加)的模型,一應俱全。 博物館營建旨在典藏各種伊斯蘭世界文化藝術珍品。
博物館並不重點收藏波斯與中東中心地區的藝術品,而是主要收藏亞洲珍品。 博物館還特別展出來自中國與東南亞的藝術品。 在馬來西亞的民族大熔爐中,印度是第三大重要組成部分,在博物館中亦享有獨特的地位。 博物館對印度、中國以及馬來世界風格的藝術品分門別類展出。
資料來源:馬來西亞旅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