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學市場·Industry遊學資訊‧Database

3歲孩子隨幼稚園赴美遊學,是否太誇張?

【經濟日報專訊】3歲小孩連港九、新界也未分得清,參加數萬元的美國遊學團可學到甚麼?現今的幼稚園不再「兒戲」,幼兒被催谷學習,背書默生字、中英外語都要識。瘋狂的起跑綫,是誰造成?
幼稚園的假期活動,原來一點不兒戲!九龍城民生書院幼稚園上周向家長發出通告,指明年復活節將辦10天美國洛杉磯遊學團,該校3至5歲學童及其家長可自願參加,團費2.4萬至3萬元。

校方指遊學有助學生擴闊眼界,有家長也認為可豐富子女閱歷,但爭議也不少。香港家庭教育學院總監狄志遠便質疑「唔值得」、「成效不大」。

校方指學生遊學回來後要滙報,聽來更令人差點忘了,參加的只是幼兒,小小年紀,對本地文化尚且知得不多,是否有能力學習外地文化?學校前日再回應,指下月收集家長意見再決定是否取消遊學團。

有學校標榜三文四語 受追捧

幼兒參加美國遊學團,是否誇張?或許在不少家長眼中已見怪不怪。事實上,如今幼兒的學習世界,已成為一條瘋狂的起跑綫。

近日一名幼稚園K3學生的中文默書,在網上流傳,默寫的生字是「北京」、「美食」、「文化」等詞語,有家長指讀K3的兒子一周默書兩次,中英各一,網民紛回應指「離譜」,立法會議員葉建源也指程度太深,幼稚園學生肌肉未發展好,難寫如此細緻筆劃,「會好辛苦」。

幼兒被催谷學習,還有不少例子。幾歲人兒,連話也未必說得好,但不少幼稚園已標榜兩文三語教學,還有更誇張的「三文四語」,四語即指廣東話、英語、普通話與日語。諷刺的是,這些着重催谷學習、課程愈艱深的學校,卻往往反而成為賣點,更受家長追捧。

一日返兩間幼稚園 比上班忙

幼稚園屬學前教育,雖未正式踏入正規教育,但不等於可輕鬆學習,今年8月有報道便指,有幼兒一日返兩間幼稚園,上午一間、下午一間,中午趕着吃飯換校服,還有下課後及放假期間的大量興趣班,分分鐘比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還要忙。

如此景象,如何造成的?隨着社會競爭愈大,父母對子女的競爭優勢愈見緊張,不知何時開始流行起來的一句話:「贏在起跑綫上」,如魔咒般令父母執着於要「早贏」,不惜工本及早裝備子女,幼稚園迎合家長及市場需要,也加以配合,結果,所謂的「起跑綫」愈推愈前,令幼兒教育成為「戰綫」。

但這是否幼兒教育的重要本質?今年9月,英國逾百位學者及幼兒教育專家發出聯署信,指現今幼兒教育變得「Too Much, Too Soon」。遊戲學習才是鍛鍊幼兒社交、控制情緒的重要元素。但近年正規學習愈來愈多,呼籲幼兒教育應着重戶外嬉戲、提供創作機會,而非視為升小學的準備過程。

事實上,不少父母將「贏在起跑綫」視為金科玉律,但有否想過,這句話是否一定對?

幼兒早學習 年長表現未必好

享譽全球的芬蘭教育,是7歲才開始正規學習,也標榜少功課量,惟芬蘭學生在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的排名仍名列前茅;愈早學習閱讀,也不見得有着數,有新西蘭研究對比兩組小朋友,一組5歲開始學習閱讀,一組7歲才開始,但至中學時,較遲起步的一組表現不輸蝕之餘,閱讀程度更是略勝一籌。

英國劍橋大學曾有研究指,6歲前心智發展未足以應付嚴謹課程,應只接受遊戲式教育,而非正式學習。美國最近也有學者提出,一名7歲學童用幾個月時間學會的東西,5歲學童可能要用上一年,質疑幼兒太早學習,即使早階段比其他年齡表現好,但也不等於年長後仍會保留優勢。

來自不同專家的說法,也旨在提醒早起跑不等於會贏到底。父母催谷幼兒學習,心思固然是為子女競爭力着想,但人生猶如一場馬拉松,執着於一條起跑綫,是否有點不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