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見聞·Features

香港城市規劃歷史

這次小編就談談香港的城市規劃歷史。

(1)割佔香港島,維多利亞城的規劃與建設(1841-1860年)

哥頓擔任首任土地註冊處處長,於1843年7月6日起草了維多利亞城的發展建議書,見下圖。

_KY4)J[2`]1JPJW_FN3EW74

圖中沿皇后大道海岸界線一側,鄰海岸建成許多埠頭,法院、海事署、郵局、銀行建築等沿岸分布,大道南側規劃出一塊基督教堂用地,並在半山(政府山)劃定總督府用地,根據低水位線規劃出填海範圍。分區概念在此時被提出,維多利亞城被分為上環、中環、下環3個街區,規劃了中、上環區域沿海的發展。建議書中提出以黃泥涌地區為城市中心區,中環及金鐘半山開闢為政府山,從灣仔摩利臣山(Morrison Hill)到中環沿海一帶修築海堤;政府山至海岸一帶供外商建立商貿港口基地;皇后大道以南則發展為華洋住宅區。哥頓規劃考慮了政治、經濟、民用需求的平衡,計劃填海建堤、修築馬路,基本上確定了19世紀下半期以香港島北部發展為重點的思想。它被政府接受並實施,只有黃泥涌因為地勢低陷受沼澤瘴氣影響嚴重,沒有發展為城市核心區。

(2)割佔九龍,一港兩城的規劃與建設(1860-1898年)

直到1864年才在英國政府的調停下達成最終規劃:在九龍半島西部入口的昂船洲、尖沙咀和紅磡設置炮台五處(另在西環、中環、奇力島、北角、筲箕灣設炮兵陣地7處);在九龍半島西部保留3塊土地修築海軍煤棧、軍糧和軍械庫及軍人營房等;其餘地方由香港政府管理

從開埠至1866年,沿皇后大道這條主要的交通動脈,香港島的城市基本結構已經初步形成:皇后大道以北的沿海地段是商業貿易區,皇后大道以南的山坡是商業住宅區。華人則在中環街市以南的山坡上居住。

如圖7顯示,至1888年,香港的建設重點仍在港島北岸的中、上環,帶形道路橫亙海岸,與向山體延伸的道路交錯,方格形道路網已成體系,但與銅鑼灣之間的區域城市未得到發展,僅是沿皇后大道帶形延伸;九龍半島作為軍事用地30多年來只是在尖沙咀、油麻地及觀塘地區有局部建設。此時形成以維多利亞港為中心、商業軍事兩港為兩翼的城市格局,但未形成整體聯繫。

}TI@3F$W)EB0Q[SNB_M_$KD

(3)租借新界,三區一體的規劃與建設(1898-1904年)

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簽訂後,香港進入了由香港島、九龍半島和新界三區組成的全港規劃建設時期。九龍的城市規劃中採用了方格網道路規劃。見下圖

H%42Y$MLP~O@OZ{8V(VO@)S

平行於海岸的道路如彌敦道、上海街、新填地街、廣東道等與垂直於海岸的道路如佐敦道、加士居道、公眾四方街、窩打老道等交織。1898年建成的天星輪渡碼頭成為聯繫香港島與九龍尖沙咀的水上交通樞紐;1904年中環臨海區的新填地完成後,新建了三條與皇后大道平行的重要道路:干諾道、遮打道、德輔道,維多利亞城新的金融、商業中心誕生,形成「四環九約」的格局。

香港按照英國海外殖民地城市的發展模式,由港英政府制定城市規劃條例並按其建設執行,屬於在外部力量作用下城市形態快速演變的突變型城市。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香港開埠以來主要是通過填海造地和山地利用兩種方式來擴展城市用地的,因此近代早期的城市規劃主要體現為城市的土地利用規劃。由於香港採用了獨特的土地政策、土地管理、地權法律和稅收制度,從而達到了合理利用和控制管理有限的土地資源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