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學英國:風力發電
風力發電機,將氣流的動能轉為機械能的裝置。
與太陽能發電、水力發電、地熱能發電、燃煤發電和燃氣發電等發電方式相比,風力發電具有相對最低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少需水量和最具有利社會影響的發電方式。風能是用之不盡的。風車使能源跟用戶拉近,而且安裝快捷,易於搬動。風力不用開採,不用運輸,也不用購買。把風所產生的能量傳送出去並不困難。
歐洲西北部海域都很大風,很適合用風力發電。
不過風力發電機也有缺點。
首先,很佔用空間,大型的渦輪機高達100米,十分影響景觀。渦輪機也會造成了噪音。一台中型渦輪機產生的噪音,相當於一輛汽車以時速60公里奔馳。所以風力發電機會選在遠離民居的地方建造,有些選擇建造在海中心。
談到風車,你可能馬上會想起荷蘭。不過首個海上風電場誕生於丹麥,不過如今在該領域領先全球的卻是英國。地球上最大的海上風電場是英國倫敦的陣列風電場(London Array)。位於泰晤士河口之外,豎立著足足175架風力發電機。英國的海上風機提供的電力達5.2千兆瓦——超過了歐洲大陸海上風電場發電量的三分之二,幾乎是歐洲其他國家海上風電場發電量的總和。
在利物浦對出海面的Burbo Bank海上風電場是另一個成功例子。該風電場建設於2007年,原來發電量 是90 兆瓦,2017 年擴建後,達到 328 兆瓦,可為10幾萬戶人家提供電力。
該地區的水深在 6 至 13 公尺之間。底層地質為砂上黏土上泥岩。地基深入至 30m 左右。
這些巨型葉片每轉動一周,就能滿足一戶普通英國人家29小時的用電需求。旋轉最快之時,葉片速度可達每分鐘30次。不過如果旋轉速度過快,會毀壞風力發電機機體,因此設置了遇到暴風自動鎖機的功能。
而一經建成,風機也是需要維護的。又因為風機遠離海岸,所以維護起來可能有些困難。在利物浦,技術團隊輪班照料Burbo Bank風電場那些「孤獨」的風機。當風力發電機出現故障,你得過去看看哪裏出了問題。
有時團隊需要修理或替換電動齒輪、液壓系統,或更換活動部件。每一架風機內部都存放有一筐食物和水。萬一天氣突遭變化,技術人員需暫時躲避其中,等待天氣好轉,就有食物可以暫時充饑。
經過持續維護,風機可在海上運行25年之久。只要有風,風機晚上也能提供電力。這點比太陽能更優越。
不過,海上風電還有一個缺點。除了安裝和維護費用高昂以外,風機對野生動物會產生致命性影響,威脅到了海鳥的安危。
我們期待發展出更多不同種類的發電方法,像風力發電機一樣源源不絶為社會供應廉價的能源。